減重的隱藏MVP:蛋白質!

蛋白質真的被誤會太深了!

門診中最常被問的一句話就是:「醫師,我到底要怎麼吃才會瘦?」

一講到「吃」,就常有人信誓旦旦地說:

「肉不要吃太多啦,吃肉會長肉耶!」
「肉不是很油嗎?減肥不能吃吧?」

每次聽到這種話,我心裡都忍不住翻白眼 😅(當然臉上還是保持專業微笑)

今天,就讓我幫蛋白質平反一下,告訴你它在減重、減脂過程中到底有多重要。

對我這個熱愛運動的人來說,蛋白質絕對是我瘦身成功、維持體態的最大功臣。如果少了它,我可能早就成了那種「體重變輕但肌肉流失」的瘦胖子了。

一、吃肉 ≠ 變胖!

蛋白質不是敵人,是你的代謝好夥伴

很多人以為少吃肉就能瘦,但事實是:你以為減掉的是脂肪,其實流失的是肌肉

而肌肉,才是我們身體的「代謝引擎」,決定你一天躺著不動也會消耗多少熱量(也就是你的 BMR 基礎代謝率

肌肉越多,BMR 越高 → 你自然越會燃脂 

肌肉變少,代謝就會下降 → 吃得再少也容易胖 

這時候你的身體會進入「省電模式」,即使沒吃多,還是胖得很快,尤其一旦恢復正常飲食,就容易馬上復胖。

二、為什麼減重時一定要吃夠蛋白質?

保留肌肉、維持代謝

減重不能只看體重,而要看你減掉的是「脂肪」還是「肌肉」。

想要瘦得健康又不復胖,關鍵是保住肌肉。這不只靠吃蛋白質,更要搭配運動,特別是阻力訓練(重量訓練或徒手訓練)。

我自己每天都會動一動,不管是自體重訓練還是壺鈴,一週也會去 1~2 次健身房。

從今年 2 月開始使用藥物輔助減脂到現在,肌肉量不但沒掉,還穩定上升。

有飽足感、不容易餓

蛋白質有一個超棒的特性——讓你比較不會餓。

它能刺激飽足荷爾蒙(如 PYY、GLP-1),讓你吃得少、撐得久。

而且它的食物熱效應也高,意思是:你吃蛋白質,光是身體要消化它,就會消耗比較多熱量,等於自帶「燃脂加成」。

🧠 PYY(Peptide YY)

📍分泌位置:小腸末段、大腸

🔹功能:抑制食慾(讓你不容易餓)、減慢胃排空 → 增加飽足感

💡吃少也能撐比較久

🧠 GLP-1(Glucagon-Like Peptide-1)

📍分泌位置:腸道L細胞(小腸為主)

🔹功能:延長飽足感(飯後撐更久)、刺激胰島素分泌 → 穩定血糖、減慢胃排空

💡幫助控制體重、減脂

修復肌肉,加速恢復

減重的過程,運動是少不了的。蛋白質就像「修補材料」,幫助運動後的肌肉修復與成長。

像我每次跑完高強度課表或做完重訓,一定會馬上補充蛋白質,再加點綜合維他命,

幫助身體快點修復,這樣才有力氣迎戰下一場魔鬼訓練!

三、怎麼吃蛋白質才剛剛好?

● 根據國健署《2022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:

👨 成年男性:每日建議 70 克蛋白質

👩 成年女性:每日建議 60 克蛋白質

● 哪些是優質蛋白質來源?

🐟 魚、雞胸肉、牛肉

🥚 雞蛋、牛奶、優格

🌱 豆腐、毛豆、豆漿

● 只要掌握「足量 + 多元」原則,就能有效幫助:

✔️ 肌肉修復   ✔️ 維持代謝   ✔️ 穩定減脂

四、蛋白質才是減重 MVP!

蛋白質不是胖的元兇,而是讓你瘦得快、瘦得美、瘦得不復胖的神隊友!

 醫師私房小技巧:

👉減脂期間,每餐都安排適量蛋白質

👉 運動後 30 分鐘內補充蛋白質

👉 搭配阻力訓練,提升肌肉留存率

👉 不怕吃肉,怕你吃不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