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後不敢吃? 小心白練了!

運動完還敢不吃東西?小心肌肉比脂肪先消失!

在減重門診裡,我常聽到患者驚訝地問:「醫師,運動後如果吃東西,不就把辛苦消耗的熱量補回來了嗎?」 

其實,關鍵在於了解身體如何運用養分,來補充能量並促進細胞修復!

運動後到底要不要吃?

有一次練跑結束後,我聽到朋友說:「待會早餐一定要把握黃金時間補充滿滿蛋白質!」

我心裡默默點頭,想說:這觀念不錯嘛~👏

不過我也提醒他:「除了蛋白質,其實還要適度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。因為只有蛋白質,身體的吸收效率會打折扣,而且疲勞恢復得不夠好。」 

結果他立刻一臉疑惑地反問我:「可是如果補碳水,不就把剛剛辛辛苦苦消耗掉的熱量補回來了嗎?這樣怎麼會瘦?」 

就在這個瞬間,我發現這其實是很多人共同的疑問。

運動後缺碳水的三大風險

其實這也是我以前的迷思。 運動後到底該不該吃?  要吃什麼,才不會讓努力白費? 

運動後只補蛋白質就好?  包含我在內很多人以為,運動後馬上喝一杯高蛋白就萬無一失。 

但事實上,這樣做只對了一半。 試想一下:今天你完成了一場跑步或一堂重量訓練,

過程中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其實是肌肉肝醣。這些肝醣被消耗掉了,如果沒有透過碳水化合物來補充,油箱就會一直空著就會導致:

所以,運動後的飲食補充對於體能恢復、增肌減脂非常的重要。如果你還是只補蛋白質不補碳水。這樣做,看似有補,實際上卻把你的運動成效大打折。

運動後到底要怎麼吃?

所以 我之前的習慣 : 高強度運動(像是長距離跑步課表或是重量訓練後),

都會自己去便利商店買一根香蕉和一瓶巧克力牛奶,作為運動後的補充。

便利商店的選擇很多,可以依照自己的飲食習慣挑選合適的食物。 

在這裡提醒運動完後記得補充碳水化合物,有助於補充運動消耗的肝醣、修復肌肉。

運動後黃金補充原則:

補充時間:運動後 30 分鐘內最好,最晚 2 小時內

理想比例:碳水 :蛋白質 ≈ 3~4: 1  (例:60–80g 碳水 + 20g 蛋白質)

 推薦組合:

🍌簡單版:乳清蛋白 + 香蕉

🍠正餐版:雞胸肉 + 地瓜 + 水煮蛋 + 水果

🍙便利商店版:飯糰 + 茶葉蛋 + 無糖豆漿

🍗外食版:燒肉飯 + 水煮青菜 + 味噌湯

運動後不吃才會胖,吃對才會瘦!

碳水不是敵人,是恢復的關鍵!

⭕更快恢復體力

⭕留住肌肉線條

⭕減脂效果更好

所以,不要再害怕吃東西了!運動後不吃才可怕
補充碳水和蛋白質,不只能加速恢復、保護肌肉,更是減脂的關鍵祕訣。
👉 記得,好好吃,才是真正聰明的做法!